兵力损失主要通过伤兵机制实现恢复。战斗结束后,损失兵力会分为死兵和伤兵两部分,伤兵可随部队返回主城或要塞时自动恢复为可用兵力。伤兵恢复比例与战斗回合数密切相关,战斗结束越早,伤兵比例越高。武将阵亡会导致大量伤兵无法恢复,因此保护武将存活是降低战损的关键。

恢复类战法在兵力补充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即时回复类战法如刘备的皇裔流离能在战斗中直接挽救即将死亡的伤兵,稳定降低战损。延迟回复类战法如重整旗鼓虽然生效较慢,但能持续提供兵力补充。攻心类战法则通过转化敌方兵力实现特殊恢复效果。这些战法的合理搭配能显著提升部队持续作战能力。

征兵需要消耗大量粮食、木材和铁矿,因此必须保持资源产出与消耗的平衡。屯田策略应优先选择高级粮食产地,并利用相邻地块加成提升效率。资源建筑升级要有所侧重,7级左右的资源建筑性价比最高,过度升级会浪费珍贵石材。合理分配资源产出比例,确保征兵需求得到持续满足。

战术层面的兵力恢复需要把握战场节奏。利用休战状态进行兵力补充,当部队与守军战平时,可立即派遣第二支部队接替作战,避免敌军恢复满兵力。占领高级粮食产地并研究相关驻守技能,能使部队在驻扎时自动恢复部分兵力。多部队轮番进攻同一目标时,要注意计算行军时间,确保援军能在休战结束前抵达战场。联盟协作对大规模兵力恢复至关重要。加入活跃联盟可获得资源援助和领土保护,降低防御压力。联盟科技中的驻守回复和伤兵恢复加成能显著提升成员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